交通运输是历史变迁的“记录者”,更是经济发展的“见证者”。改革开放40年间,长治市交通事业历经恢复发展、迅猛发展、超常发展三次蝶变,高速公路、国省干线公路、农村公路三大路网体系不断完善。 如今,全市道路面貌焕然一新,交通网络四通八达, 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,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。截至目前,长治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797公里,公路密度达84.5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眼下,长治市构筑大交通,正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上奏响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最强音。 出行环境日新月异 一组数字折射出交通的发展变化。摊开长治市1978年交通图,几条线路十分简短。当时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386公里,其中有967公里干线公路都是三、四级公路,县社公路绝大部分为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,群众出行难、运货难、交通事业发展滞后,严重制约全市经济发展; 改革开放开启了交通发展的新征程。“若要富,修公路”,“公路通、百业兴”的共识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中逐步形成。到1982年底,全市新改建县乡公路700余公里,工程量相当于之前30年完成的总和。此后公路建设转入以提高等级和质量为主阶段,1986年实现了市境内二级公路零的突破,运输市场百舸争流,国营、集体、个人一起上。 2001年1月开始,长治市在全省率先实施“村村通水泥(油)路”工程,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群众以“资金不足精神补,机械不足力气补,水泥不足石头补”的太行精神,采取“政府发动、政策调动、典型带动、舆论鼓动”的“四轮驱动”措施,一年建成通村水泥(油)路3138公里,创造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。 从1996年到2006年,平顺县 (责任编辑:葡京官网_新葡京官网) |